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汽车 业界资讯正文

7月车市淡季不淡 新能源进入高增长周期

2020/8/14 10:24:50   来源:北京日报

  在一季度因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断崖式下跌后,全国汽车市场逐步走出低谷。今年7月,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淡季,车市依旧火热,零售出现了自2018年5月以来的最强同比正增长。

  8月11日,全国乘联会发布了7月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。7月,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9.7万辆,同比去年7月增长7.7%。但由于一季度销量受到较大影响,今年1至7月,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930.9万辆,零售同比累计下降18.5%,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少销212万辆。

  7月车市淡季不“淡”

  “往年,7月会是一个汽车消费淡季,相比6月这个年中旺季销量会环比下降7%左右水平,但今年7月环比6月的零售仅下降3.7%,呈现出淡季不淡的消费走强态势。”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。

 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?崔东树分析,首先是统筹防疫和经济发展政策显效发力的结果。随着我国经济景气持续恢复,各行业运营状况不断改善,促进了购车需求的持续释放。

  其次是区域市场的全面走强。虽然7月长江沿线遭遇了汛情,但目前国内新冠疫情被控制良好,进一步强化了购车消费的全面回暖。

  第三是线下营销活动的逐步恢复对车市消费促进明显。近期的重庆车展、长春车展和成都车展等顶级展会的市场关注效果突出,体现线下营销的不可替代性功效。

  第四是疫情下的区域需求结构的再平衡。中西部地区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滞留,就地创业谋工的增加,购车群体在中西部开始释放。

  第五是高端消费的内循环化。以往,七八月份的高端消费以海外旅游购物和国内长途游为主,近期受疫情影响改为国内自驾游、精品小团游等方式较明显,叠加暑假周期性影响,对车市促进较强。

  新能源车进入高增长周期

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持续了近一年同比销量负增长的新能源车市,终于在7月迎来了同比销量由负转正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.3万辆,同比增长28.3%,环比6月下降3.7%。其中,插电混动销量1.6万辆,同比下降7%。纯电动的批发销量6.7万辆,同比增长37%。

  7月电动车高端化趋势明显,特斯拉以1.1万辆,仍保持纯电领域第一。“特斯拉的品牌、电池及自动驾驶技术等优势,让它在纯电豪华车市场仍占据领军位置。”崔东树分析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自主车企也不甘落后,比亚迪依靠王朝系列等多款车型,新能源总体销量达到1.4万辆,回归新能源第一。

  自主造车新势力在7月也表现不俗,蔚来继续领衔交付3533台,理想、威马、小鹏等几家头部阵营企业紧随其后,新势力品牌批发总量1.4万辆,同比增长174%,成为新能源车市复苏重要力量。

  除了新势力,A00级(微型)电动车或将成为今后几个月推动新能源车市的另一股力量。“虽然7月份,纯电动乘用车的A00级批发占比仅为20%,但预计微型电动车会在下月开始发力。”崔东树认为,2019年下半年,曾经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A00级车型进入了最低份额期,这是由于补贴退坡和车型缺乏创新等原因共同导致的。但今年,随着国家启动新能源车下乡活动以及多家车企推出如宏光MINI、欧拉黑猫、零跑T03等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,微型电动车市场有望复苏。

  “如果说,上半年的新能源车增长动力主要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增长。下半年微型电动车销量将有望大幅回升,由此推动下半年的新能源车持续双位数高增长,并进一步形成未来几年的新能源车高增长的新周期。”崔东树总结。

  下半年车市持续复苏

  8月是否将延续7月车市的淡季不淡态势?乘联会给出肯定答案:随着北京疫情的全面受控和响应级别逐步下调,东部、中部、南部等汽车大市场疫情进入常态化管控阶段,各地营销活动遍地开花,终端车展人气较旺。成都车展各品牌收获大量意向订单,在8月进行到店交付,将提早推动秋季的营销,同时车展上的新品传播也将推动8月车市走强。

  此外,疫情常态化下的汽车也成为出行安全的第一道屏障。今年二季度,部分疫情管控较好区域逐步开始复学,带来一波购车需求。8月由此成为开学季前的购车好时机,新购增购或将带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持续复苏。

  乘联会分析,下半年车市回暖走强将成为主旋律。尽管国际上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,但近年来国内车市逐步与国际市场形成相对独立发展态势,所以,中国车市将走出独立发展特征和行情。

  根据乘联会测算,预判下半年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同比增长或达到5%以上水平,综合全年,汽车销量同比下降8%至10%。 

    责任编辑:牛梦圆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